天美传媒有限公司

土木工程学院

天美传媒有限公司

科学研究

土木工程学院第二届青年博士论坛
发布:    来源: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30日 09:55

为营造浓厚学术氛围,拓展教师学术视野,提升科研水平,贯彻落实学校2025年学术月活动要求,9月28日下午,学院在2号报告厅开展土木工程学院第二届青年博士论坛,我院教师王斐博士、王方旭博士分别作了报告,报告会由院长吕向明主持,学院师生共200余人聆听了报告。

王斐博士作了题为《基于滨苍厂础搁技术和多源数据的多年冻土区滑坡孕灾机理和早期识别研究》的报告,他聚焦多年冻土区滑坡地质灾害,利用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滨苍厂础搁)技术与多源数据手段,深入剖析了冻土滑坡的变形特征、孕灾机理及主要控制因素,揭示了监测区域冻土滑坡的时空分布规律,提出了适用于早期识别的变形速率阈值,建立了多年冻土区潜在滑坡的早期识别技术及融合地表变形信息的冻土区滑坡易发性评估模型,为相关灾害的监测预警与防治提供了参考依据。

王方旭博士作了题为《变截面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剪切性能研究》的报告。首先,他从组合梁基本理论入手,在考虑迭合变形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引入叁个转角位移函数,成功推导出波形钢腹板的剪应变,并结合剪切刚度折减效应,实现了对组合箱梁中波形钢腹板剪应力的精准计算。随后,他运用有限梁段法与能量变分法,系统推导出组合箱梁梁段分析的单元刚度矩阵与节点荷载列阵,获得剪应力分布及承剪比。最后,通过算例对比,深入分析了波形钢腹板类型、荷载形式、结构体系以及边界条件等因素对剪应力和承剪比的影响,为组合箱梁的设计与工程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本次青年博士论坛的成功举办,拓展了师生的学术视野,激发了科研思维与创新热情,坚定了其投身学科前沿研究的信心与动力。今后,学院将继续以“青年博士论坛”等学术活动为载体,推动科研与教学深度融合,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提升学院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报告人介绍:

王斐,博士,硕士生导师,天水师范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讲师,Catena、Journal of hydrology等期刊审稿人。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兰州交通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大学,分别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冻土工程、寒区热融灾害识别与防治、多年冻土区地表变形机制、冻土学、冻土物理、冻土工程水热力三场耦合数值仿真方面的科研与教学工作。近三年主持省部级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中科院重点部署项目1项,甘肃省重大科技专项1项,服务公司和地方项目2项;获中科院院长奖1项,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一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发表科研论文近10篇(其中SCI收录7篇,中科院1区TOP 5 篇)。具有冻土工程稳定性分析、遥感对地观测、室内外试验和寒区环境分析识别的研究经历。

王方旭,博士,讲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兰州交通大学,主要从事组合结构桥梁力学性能,组合结构桥梁温度效应,智慧桥梁建造与智能运维相关方向的研究工作,从事理论力学,有限元分析,钢结构,桥梁施工等课程的教学工作。近年来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主持省部级项目1项。发表科研论文10余篇。

(撰稿:康卿瑜,审核:吕向明,编辑:朱丹丹)


下一条:兰州理工大学王景玄教授莅临我院做学术报告

关闭